跳转至

[考研] 2025-人工智能研究院

录入信息

审核 | 彭杰(162304124)

学弟学妹们好,我来自2021级环安学院,25考研一志愿跨考22408以392分上岸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。

叠甲

我的经验和方法不是最好的也不一定对你适用,看个乐子即可,仅供参考。

具体选择什么教材,看哪个老师的课,刷什么题,刷多少题取决你自己的情况。

择校

因为我是跨考的,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考研,为了保证学完所以选择了数二英二。因为不想学自命题(可能压分,资料难找,怕突然改考),故选择了408。作为福建人,还是有一定的厦大情节,故选择了XMU的22408

22408的985学校目前主要有这几所:

科软:无导师制,初复试7:3,复试友好不歧视。如果你是一战,我建议你考科软,后面忘了

南软:两年制,没有宿舍,复试双盲5:5,笔试和机试会难点

厦大计专/ai系/ai院:初复试5:5,奖学金全覆盖

这里说一下ai系和ai院,ai系是信院里面做纯理论的,要求比较高,这两年复试刷人很严重,慎重选择(今年分别有初试415和机试ak的被刷了)。ai院有一半(今年不止)是搞交叉的,包括化工生物航天环境什么的都有,对跨考可能会包容一些。但是你如果未来想做纯AI,又没有提前找好信院的老师,大概率就是去交叉了,可能很难受也可能很爽吧。厦大每个系都有机试。

此外还有华师,武大,中山,复旦,人苏,杭高院,川大,中海洋大家都可以去了解

我的基础

英语:裸考过六级但低于480分的水平

数学:本科高数线代都只有六七十,纯混子

408:自学过数据结构,其他三科0基础

一天时间分配与心态

时间 任务
8:30-9:00 起床
9:00-12:00 学数学,后期提前半小时,模拟考试时间
14:00-17:30 学408,后期做408套卷
18:30-22:30 刷英语真题,背单词,复盘当天的数学和408,后期学政治

有时候不想学了或者状态不好晚上早早就溜了,大三下学期课很满只能在没课的时候学,每天学的不多,暑假开始日均有效时长8-9小时,仅供参考。

其实考研不是取决于你每天学了多久,刷了多少题,进度有多快,能保持好效率,把知识学懂,在考场上会做题才是硬道理

一周出勤6天,放假一天什么都不学,吃点好的,打游戏放松。

备考的时候尽量放轻松,取悦自己即可,毕竟考研不是唯一出路,心情浮躁不想学习就收书包回宿舍。

我是没有一起考408的研友的,最多是和有考数学的同学有交流。建议选择研友的时候尽量选择和自己水平相当,心态也要好的,否则容易被别人影响心态(例如他学不下去了喊你一起休息但是明明你学的正爽,甚至他坚持不下去了天天在你耳边说自己不考了啥的)

此外我比较喜欢提前做规划,比如每天晚上做好第二天要学什么的规划,写到一个todo list。

教材,网课选择,时间安排

政治(65)

我十月才开,甚至徐涛马原课我都没看(建议还是可以看看),十月份肖秀荣会出一个红色的本本,叫做考研政治背诵手册,没事就可以拿去翻一翻,有个印象吧。

政治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题,推荐买一个苍盾小程序,也是没事刷一刷选择题,遇到不会的标记一下背下来。

后面还是猛冲肖四肖八大题(虽然25年被反押题了),我觉得背大题重要的是扩展你的语料库,让你有话可写,只要你的立场正确且不离题,大题的分数大家都差不多的。

英语(87)

前期就是背单词,单词才是王道,而且不要求你会写,只要能认出来就行。我在2-8月都是在反复背单词,用的不背单词app。

语法课,单词课什么的不建议,浪费时间,除非你基础比较差

到了7-8月,我单词背的差不多去做了阅读,发现效果不好,我开始看颉斌斌的阅读课,理清阅读的逻辑,熟悉常见的错误选项形式(凭空推测、原文不同地方说的东西拼起来)。这样从阅读20个可能错7-8个进步到可能只错2-3个,我是英一和英二,10年到21年的阅读都刷了,最终考试阅读只错了一个。

9-11月二刷阅读保持语感,同时刷刷小三门,完型我觉得凭语感和记一些常用搭配,学会结合语境和上下文就行了,最终考试应该是全对,何况完型分低,多错个2-3个也无伤大雅,推荐最后学,考试的时候最后做。翻译没学,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口语化给他翻译了,建议有时间还是可以看看的,至于新题型,在英二里应该是送分的。小三门我只做了英二的。

12月开始背作文:小作文推荐一个宝藏博主,B站fiona的英语美食,她有给每种类型小作文的模板,挺好用的。大作文我跟的王晶婷,买了她的作文书,建议自己看书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模板。然后各找几份真题的作文题目自己动手写一写,熟悉自己的模板

此外我最后还留了22-24三年的真题在平时没练,留在12月份每周模拟一份,有助于规划每部分的做题时间。

数学(123)

基础阶段我跟的是张宇老师,一边听课的过程中刷30讲的课后习题和1000题A组,时间从3-6月

7月初我为了赶进度(不可取)一周就看完了张宇线代基础,做了1000-A和课后习题

由于6月一整个月都在期末考,我到暑假开始强化高数的时候发现很多的都忘了,所以7月除了学线代的一周剩下三周都在复习高数基础,一边刷660一边复习知识点

八月开始强化,由于25年张宇强化有点多,有的地方会有点抽象,紧急跳车武忠祥,武老师强化讲的非常好,我也大概在九月中旬结束了高数强化,强化做的习题是严选题(武忠祥高数讲义送的)和1000题B组(严选题我全都做了,1000-B因为有些题的计算出的太恶心了,我就只做了前面几章的,二重积分,微分方程和多元微分的都没做,如果你想练练计算且有时间可以考虑)

九月中结束高数强化,又遇到新问题:接近两个月没有碰线代了,知识点也忘得差不多了,由于张宇的线代强化比较抽象,我是紧急跳车姜晓千老师,小千老师绝对是宝藏老师了,我看了他线代基础和强化课,讲得很好,九月中到十月这段时间我主要做的是学习线代,保持高数题目手感,配套的是880,但是时间有限,880到最后其实没做完(PS:我觉得所有习题册最推荐的就是880,因为880里面很多就是历年真题,改一个符号或者数字而已,所以难度和真题十分接近,不偏不怪,建议先做最好刷完)

十月开始刷历年真题,从03年开始刷,早年的真题非常简单,基本上用很少的时间就能做很高分了,从16年开始就上强度,我因为比较急所以一个月就把真题刷完了。16年以前的一天一张,以后的两天一张,第一天做第二天订正。

十一月开始刷各路模拟题,不知道怎么选模拟题可以看B站线代铜,他有从模拟题中选一些质量高的题目,或者整张试卷都质量不错就可以拿来真实模拟。模拟卷我主要刷了李林6+4(我个人认为同样是最贴切真题),张宇8(究极抽象,不建议),张宇4(偏简单,考前长信心用),合工大超越10套(中等偏难,还是很不错的),此外我为了防止自己太飘做了一些李艳芳老师三套卷。

到十二月了模拟就别刷太多了,可以找找历年真题或者简单的模拟题提高自信,保持手感,此外在你开始刷套卷了以后,知识点查缺补漏同样推荐线代铜,他有做每周线代小题,原创线代大题,高数知识点复习等系列,此外还有有助于保持心态的午夜电台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不管你什么时候开始开套卷,真题是必须刷的,你可以不刷(很多)模拟题,但是要保证真题能消化完。

看上面会发现我有一个问题,就是时间规划不太好,容易学了别的就把之前的知识忘记了,所以推荐大家先做好规划,并及时复习。

此外我刷的题目和模拟卷有点太多了,有些没有及时消化。最终数学也没有考的很理想。

省流版:基础张宇,高数强化武忠祥,线代强化姜晓千,查缺补漏看线代铜以及B站各大博主,习题册660题+880题+1000题+严选题,真题03-24年,模拟题李林6+4,张宇8+4,合工大超越10套

408(117)

跨考的同学最担心的应该就是408了,我是从一开始复习就开始学408(有些科班同学有基础都是放在暑假开),推荐顺序是数据结构-计组-操作系统-计网。

ds如果之前有打过蓝桥杯啥的应该也有点基础(我就是这样),所以我就从计组开始学,我觉得计组入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,这时候只能硬着头皮学了,我记得我学到存储,页表那里的时候就已经看不懂了,对一些计算题手足无措,所以我选择直接跳,大概在3-5月过完一遍计组(每天要上课所以备考时间不多)

6月份因为我考试特别多,我就不想学一些太难的东西,就把ds刷了一遍。所以6月-7月中是过了一遍ds

7月中到8月这半个月的时间我是一刷os,有些在计组没理解的知识(存储,IO)在操作系统这里也能再顺便复习。

一刷做的是看wd的网课,看教材圈圈画画,做王道课后的选择题,大题不做

至此,我除了计网都过了一遍,这时候我想先强化(二刷)并学大题,因为今年wd的计网课一直不更新,我不想看旧的。

在8月-9月这段时间我都是在一边学wd的大题(听完真的是醍醐灌顶),一边二刷每本书

二刷的时候推荐一个博主,Beokayy,在B站上有她免费的精讲课,我觉得她讲的非常好(声音又好听),对构建整本书的框架挺有帮助的

从十月开始wd的计网课终于更新了,我就开始知识点+大题一起学,计网还是简单的,偏记忆,最后阶段学还是挺好的。

如果时间足够可以再看一下湖科大教书匠的计网课程,他ppt的动画挺形象的,有助于理解。

因为我是很在意模拟分数的人,所以我不希望我模拟真题的时候考的很差,所以之后到11月初这段时间,我每天做的就是看书,回归课本,复习课后小题做错的,复习大题的解题框架,确保自己之后模拟真题能发挥全部水准

11月初开始开真题,09-24年都刷了,2天一套,一天做,一天对错的知识点查缺补漏,我觉得把历年真题刷了足矣,模拟题不是很必要。我真题的均分在130,最终的分数低个15分左右,供大家参考。

真题刷完,如果你还有时间且想冲击高分,就可以把一些偏门考点复习一下(红黑树,ipv6等)。不然就是复习之前做错的题目,复习相应的知识点。

408因为内容很多,所以做好规划非常重要,不要在一本书上花太多时间,偏门知识点可以先跳,常考的知识点其实就那么几个,掌握好考100+应该不是问题。

省流版:全程王道,包括基础知识点和强化大题;查缺补漏,建立框架跟B姐,真题刷透,不刷模拟,勤翻课本,及时复习。

复试

考核的内容具体可以参考AI院官网,初复试5:5,res = 初试分数 / 5 * 50% + 复试成绩 * 50%

考核方式 复试内容(共100分) 备注
机试 着重考察考生利用相关开发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。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试内容,提交完整的程序及运行结果(可使用编程语言:C, C++, Java, Python 2,3)考试时间90分钟(30%) 面试成绩或总成绩不合格(低于60分),则不予录取2.复试成绩的权重占总成绩的50%
面试 1.外语口语:考生用英语介绍自己,主要考察表达观点的能力(15分)2.短文阅读与理解:现场抽取本专业基础知识英语短文一段,阅读两分钟后,马上口述短文的大意,主要考察考生对英文文献的阅读与表达能力(15分)3.专业题:考试内容为计算机基础,人工智能基础(40分)4.综合知识面试:采用回答问题形式,内容包括:考察学生的教育背景、毕业设计或科研经历、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、责任心和治学态度、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、人文综合知识等(30分)考试时间20分钟(70%)
笔试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(合格/不合格)

机试

建议初试完休息的差不多了,就可以开始准备机试了,推荐力扣hot100,每日一题+acwing考研上机课程,每天刷个几题或者学一个新的算法足矣,AI院的机试还是不难的。且AI院没有斩杀(别的系机试分<60直接寄)。

面试

自我介绍:准备个2-3分钟差不多,保证背的流畅即可,老师一般不会认真听内容的,都在看你的简历想想待会问什么

文献翻译:复习相关的专业名词就可以了

专业题:学些机器学习,深度学习,强化学习的课,复习复习408即可

自由问答:复习自己做过的项目,参加过的比赛就差不多了,跨考的没有项目也可以自己补一个,github上很多开源的可以学习。写在简历或者ppt上的东西必须经得起问,如果你自己写上去了但是还一问三不知,印象不太好。

推荐博主

B站:帕拉迪宇(数学、政治)、Beokayy_(408)、线代铜(数学)、Fiona的英语美食(小作文)、大牙考研(政治)、晶婷老师(大作文)、没咋了(880,模拟题讲解)、韩雪老师(政治背诵手册带背)、武忠祥(每日一题)、颉斌斌(英语阅读讲解)、李艳芳(数学真题讲解)

后记

如果还有什么想了解的,欢迎添加我的联系方式,Wechat:KazOvO_0806(记得备注来意),希望能解决你的困惑。祝大家研途顺利,一战成硕。


版权声明 © 本网站内所有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禁止转载。